你會經(jīng)常被這樣的問題搞的焦頭爛額的。
每一次都會因為這樣的問題跟你吵,跟其他團隊成員爭論。搞的整個公司就是欠他一個人似的。而且還要到處跟人說公司怎么不好,團隊怎么苛責他,似乎他受到了“慘絕人寰”的不公待遇。
斤斤計較的人或許有這樣的經(jīng)歷,我不說公司就不知道,說了就會爭取很多好處。其實這樣是他們想得太多了,有些時候,為了市場去獲取資源無可厚非,但為了一己之私斤斤計較,要這要那,沒有那個領導是傻子。
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高效的完成任務,是銷售人員必備的素質(zhì)。如果一件事情首先想到的是不吃虧,不讓別人占便宜,將做不好任務事情。我一直的觀點是:年輕的時候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將來進行的投資,你不為任何人在做事,就為你自己。不管相不相信,終究會發(fā)現(xiàn),原來那時我少積累了那么多的資源。
當面一套,背后一套,唯恐天下不亂
“誰誰誰,又跟誰吵架了,誰又被公司扣錢,開除了;那個小張又在背后說你壞話了”。不斷制造矛盾和摩擦,混淆視聽,其實是內(nèi)心的陰暗和不自信。
制造“流言蜚語”是某些人的“致命”武器。向總部或分部的領導打小報告,說些基本不是事實、模棱兩可、捕風捉影的話,以此來打擊某個團隊成員和引起混亂。
還有就是,表面說得很好,滔滔不絕,但背后偷工減料,弄虛作假。舉了例子,南京市場的某業(yè)務人員,當著團隊成員及領導的面,信誓旦旦,一定做好轄區(qū)的工作。但職業(yè)的敏感,總覺得他的報表每周雷同,筆者走訪了那個轄區(qū)的部分終端,似乎他都不熟,報表基本是零時填寫,選點抽查,全部印證。
更可氣的是,他居然會串通個別能力偏弱、沒有主見的人,說:看看,領導每天都在說你,就是針對你的,你再不說話,他更欺負你。
其實,你所說的只是就事論事或想幫助他而已。
出現(xiàn)混亂是他最愿意看到的,因為他可以渾水摸魚,可以在一團糟糕的情況下胡搞瞎混、得過且過,這是這樣的人最真實的寫照。
最后的結(jié)果當然會叫他走人,不由分說,當然他會發(fā)信息、打電話來“講道理”,甚至威脅你,但對于這樣的人,絕對不要客氣,也不要懼怕。
凡事先反對,毫無合作精神
“我是做得最好的,這個事情就是這樣,不能改,誰說也不行”,聽不得一點不同意見,凡事提出不同意見,他都認為是針對他個人或人格的。
沒有合作精神的人,是團隊最大的破壞因素,這可能是由于性格原因抑或是成長經(jīng)歷造成的。王永慶所說的那四類人中,都是可以改變的,而沒有合作精神的人,將使你的團隊崩潰,永遠無法復原。
以前見過這樣一個人,他說他在很多著名企業(yè)里做過,還列舉了成功案例,當我叫他們幾個人一起介紹一下自己,他說,讓他們先說,等下他單獨說。我對他說,單獨就不用了,要不,現(xiàn)在就說。
之后,他沒說幾句就走了?赡芩J為自己很獨特,看不上其他人,不屑于與其他人在一個同等“平臺”上對話,但筆者覺得,如果連最起碼的對人的尊重和對人的認同感、合作誠意都沒有了,那我可以堅信,即使再優(yōu)秀的人,此人也將很難與他人同進退,更不要說什么共患難了。
筆者倒覺得,走了還好,這樣的人,不用也罷。(中國鞋網(wǎng)-最權(quán)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