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wǎng)-人力資源】在職場中,特別是對職場新人而言,學會傾聽遠比會說話重要得多。只有先學會了“聽”,才能有效領悟領導或客戶的心聲,認清自己現(xiàn)在該做什么、如何去做;只有先學會了“聽”,才不至于說錯話,還能說出有建設性、有價值的話。學會智慧地聽、謹慎地說,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和誤會,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工作能力。
情景案例:李進君是一家大型廣告公司的文案策劃,口齒伶俐,頭腦靈活,才思敏捷。工作兩年多來,很受同事們的青睞。于是乎,小李就有些飄飄然,認為自己在廣告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每次看到公司經(jīng)理聽到自己開會發(fā)言時那微微頷首的表情,心里就想著:再表現(xiàn)表現(xiàn),離提職肯定不遠了。
在一次大客戶策劃會上,公司經(jīng)理提出了一個四平八穩(wěn)的文案,還沒等經(jīng)理說完,小李馬上予以否定,提出了一個更為周到簡潔的文案,并大談特談,把經(jīng)理晾在了一邊。又有一次,在與客戶交流時,他直接打斷了經(jīng)理的表述,為客戶講解起自己認為更好的文案來?善婀值氖,雖然這位客戶最終接受了小李的文案,但卻向經(jīng)理提出:不用小李做項目跟進。因為他覺得小李的想法太多、腦子太靈光,具體做事情還是找個腳踏實地的好。沒多久,小李就被從業(yè)務部門調(diào)到了接待部門,經(jīng)理的意思是人盡其用。可是在這里小李根本無法施展才華,等待他的要么是接受,要么是辭職。
案例分析:有道是心底無私天地寬。當一個人沒有過多的欲望時,往往更能表現(xiàn)出他的真實能力與性情;而當他在某些環(huán)節(jié)有了一些具體想法時,表現(xiàn)在語言和工作狀態(tài)上就往往會走樣,最終欲速而不達。小李就很不幸地落入了這樣的怪圈。他越是想快些進步、好好表現(xiàn),卻越是在工作時不懂得傾聽別人的想法和觀點,犯自以為是的毛病。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面對領導、同事或是客戶,謙虛點總是沒壞處的。至少要學會把別人的意見聽完整再開口,不然時間長了,別人就不給你高談闊論的機會了。
那么,職場中究竟該怎樣“聽”,又該怎樣去說話呢?這個專欄并不是教你如何八面玲瓏的職場寶典,只是和你探討最基本的職場禮儀與行為準則。我們認為,職場中面對領導說話一定要講究分寸,一不要越級、二不要越權,最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挑戰(zhàn)領導的決策權,尤其不要在眾人面前威脅到領導的權威。其次,要在各種大小場合中學會傾聽。當領導在私下里向你了解單位的工作情況和你的看法時,要在傾聽問話中找到領導關心的重點,不要洋洋灑灑說一大堆。當領導在會議集體討論中讓你就某個問題進行講解或表態(tài)時,一定要做到集中重點,找小錯或少找錯,幫大忙。當然,對涉及公司發(fā)展大勢的事,如果你有特殊見解也一定要合理地表達出來,不過這種表述要顯得大方得體、不謙不卑,而不應無視領導、唯我獨大地夸夸其談。切記:公共場合不過多地挑刺,別讓自己成為矛盾的焦點或制造者。有問題可以說,盡量在會前或會后找領導做詳細溝通。而在人前,還是盡量少說多聽,把話語權留給領導。
和客戶、同事說話也會存在這樣的問題。一定要顧及別人的感受,工作中和同事有磕碰是難免的,不要總以為別人是故意要對你如何如何。有時不妨換位思考下:假如我是他,會是什么心情?這樣想想你就不會只圖一時口舌之快,為爭個輸贏而不分場合、地點,不講方式策略、信馬由韁地什么都說,從而失去領導對你的信任和同事對你的尊重。(中國鞋網(wǎng)-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