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新聞]科技成就完美 高跟鞋的時尚變遷
高跟鞋令女士們婀娜多姿的同時,也令她們腿腳受苦,因為全身重量沒有平均分散于腳板,穿者通常要將身體傾前,令前腳掌要承受額外的壓力,走路時腳部格外辛苦,容易造成水泡和肌肉勞損,甚至腰酸背痛。
英國某鞋業(yè)的知名設計師喬丹·湯姆森深知女士之苦,日前設計出有氣墊的高跟鞋,可望化解高跟鞋的種種“禍害”。目前設計師正與運動鞋品牌耐克合作,生產(chǎn)加入氣墊的高跟鞋,最快明年可在英國有售。
所以,可別以為只有跑鞋、足球鞋、籃球鞋等運動鞋才會加氣墊,減輕運動員腳部觸地時的沖擊,F(xiàn)在高跟鞋的氣墊裝置,相信是不少女士們的福音。
湯姆森表示,氣墊高跟鞋之所以能減輕女士的痛楚,因為它在腳跟和鞋頭位置,都裝上氣墊作緩沖,能平均承托全身重量。他解釋說:“氣墊減低了腳部承受的壓力,也舒緩了走路時腳與地面之間的沖擊!睋(jù)介紹,這款高跟鞋最高將制作到8.9厘米,生產(chǎn)商表示如果超過這高度,女性們就有可能穿得不舒服,體現(xiàn)了人性化的設計。
騎馬鞋怎樣變成高跟鞋
早在15世紀初期高跟鞋開始出現(xiàn),但只算得上是鞋跟稍高的設計,方便騎馬時雙腳能夠扣緊馬鐙。到了16世紀末高跟鞋才成為貴族的時尚玩意,據(jù)說身材矮小的路易十四為了令自己看來更具自信及權(quán)威,因此要鞋匠為他的鞋裝上4吋高的鞋跟,并把跟部漆成紅色以示其尊貴身份。到了17世紀高跟鞋開始成為男女時裝的一個重要元素。
17世紀:這對高貴的高跟鞋有3吋高,鞋身相當細長,鞋跟與鞋底連成一體,若你有機會走到17世紀的街上,你會發(fā)現(xiàn)街上所有行人都穿著相同款式的鞋子,因為當時的造鞋技巧只能造出一個高跟鞋款式。
18世紀:由17世紀末起,人們開始嘗試制造纖細的鞋跟,可惜支撐力不足,唯有加寬鞋跟的頂部以連接鞋底,到了18世紀后期高跟鞋的高度漸漸回落,取而代之是加上絲帶及蝴蝶結(jié)的鞋子。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時開始,...
[詳細]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