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名牌遭遇“消費危機”?
“問題產品”名單屢見大牌身影
繼浙江工商部門因產品質量問題、火燒歐洲進口高檔皮鞋后,阿瑪尼、博柏利、杰尼亞等品牌服裝在上海被判為不合格,不久,艾格、維沙曼等知名品牌女裝又在廣州被檢出致癌物質可分解芳香胺……
不少品牌面對曝光保持低調,甚至以一句“沒什么影響”淡淡帶過。
國際品牌的低調策略
國際知名品牌近來屢屢出現(xiàn)在監(jiān)管部門的“問題產品”名單上,許多消費者表示“震驚”,然而記者采訪時也聽到了另一種聲音:
“這么大名氣的牌子會有質量問題嗎?可能布料是國產的吧?”“那么多明星都穿名牌,能有問題嗎?”“染色牢度不佳?脫色、仿舊,也是一種風格,就好像設計師故意把牛仔褲剪出破洞!
被監(jiān)管部門曝光后,大多數國際知名品牌選擇保持緘默。
上海工商部門公布的不合格進口服裝名單涉及20多個國際知名品牌,但在近10天時間里,僅有1家企業(yè)通過媒體向消費者“深表歉意”,并承諾立即采取措施對服裝改進處理。
更多的國際品牌雖然將相關批次、規(guī)格的“問題商品”撤下柜臺,但對什么原因造成質量問題以及采取哪些善后措施,則沒作出進一步解釋,工作人員回答:要等“總部的調查和通知”。
不久前,一批路易威登、雨果·博斯等歐洲名牌進口鞋因質量不合格,在浙江被公開銷毀。相關品牌負責人卻表示,他們的高檔皮鞋元旦期間“在上海銷量很好,沒有受到什么影響”。
“在國外,知名品牌應對此類事件,大多會采取‘冷處理’的方法!鄙虾X斀洿髮W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陳信康分析說,“問題在于,相比成熟市場,頂級品牌在我國受到了過多人的關注!
與走大眾路線的二、三線品牌和商品不同,一級品牌,尤其是頂級品牌屬于“小眾商品”,專注于小部分特殊人群。這些目標客戶收入不菲、實力不俗,對品牌的認知度、忠誠度都比較高。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目標客戶選擇頂級品牌,絕不單單只看中其工藝、品質,而是對品牌文化、內涵的認同。
高小姐是上海一家廣告公司的普通職員,月收入4000元左右。為了買下標價5700元的菲拉格慕挎包,她兩個月天天在公司吃盒飯。“我們公司一些女同事眼光很厲害,見面第一眼就看你穿什么牌子的鞋、用什么牌子的包。而相比名牌套裝、首飾,皮包的性價比較高!
有人把高小姐這樣的名牌消費者稱為“包法利夫人”:因為收入不夠,只能通過購買相對便宜的名牌或者配件來暗示自己也是富裕的。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名牌消費者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家財萬貫”的富翁,一類是白領上班族,他們的年齡在20歲至40歲之間。而歐美地區(qū)的名牌消費者,年齡在40歲至70歲之間。
從消費的商品來看,目前中國消費者選購的名牌商品主要集中于手表、皮包、化妝品、時裝、珠寶等,歐美國家的“品牌客”更樂于選擇房屋、汽車、旅游等。
專家指出,這一方面反映出中國老百姓的口袋還沒有真正“鼓”起來,同時反映中西“品牌客”的消費心理存在差異。
不夠理性的奢華
近日,江西公路管理部門在一項3000萬元的采購項目中,明確排斥國產品牌參與競爭。合肥某政府機關也在政府招標中公開要求采購“洋品牌”空調,海爾、格力等知名國產品牌被拒之門外。
“這反映出一些政府部門、經營者以及消費者的‘崇洋’心理!鄙虾J猩虡I(yè)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齊曉齋說,盲目崇拜進口品牌、海外品牌,國產品牌被人為看低、貶低。
與成熟的消費群體相比,中國的名牌購買者對品牌一般不會作太多的學習或研究,品牌消費仍然以有形商品為主,并追求最新、最時尚。而歐美消費者通常更加專注于所購商品的真正價值,偏愛、尊崇體驗式消費。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的調查報告中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中國的名牌購買者,多數喜歡購買自身能力所及范圍內“最昂貴的商品”。
“炫耀、攀比,催生了一種‘你有我也有’的消費行為!敝心县斀浾ù髮W黃漫宇博士表示,一些大學生看到同學買了名牌MP3、MP4,就會產生自己也要擁有的心理,沒有考慮產品的使用價值。“中國高密度的人群,會助長品牌消費中的盲目攀比之風。”
面對越來越多躍躍欲試的消費者以及隨之迅速膨脹的市場規(guī)模,不少國際頂級品牌和代理商躊躇滿志。投放廣告、增加網點、開設旗艦店,甚至不惜改變品牌長久以來堅持的一些做法!熬拖袢鹗棵恚械捻敿壠放茙缀醪淮驈V告、不追求銷量,只針對有限的目標客戶限量生產供應,寧可在大眾消費群體中‘默默無聞’。但到了中國,代理商為了利潤,巴不得讓更多的人來買,不顧定位和特色,甚至甘冒品牌被做濫的風險!币晃荤姳硇袠I(yè)資深人士對記者說。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