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例 大營銷
近來營銷界有一種傾向,姑且叫憤青傾向,對基本的概念或者公理進行質疑,遺憾的是其中不乏業(yè)界前輩先賢,其手法大致是兩種:一是打著顛覆的旗號進行破壞,先后被質疑的理論有:藍海理論、4C理論,二八理論,木桶短板理論等等 ;一種是打著創(chuàng)新的名義杜撰一家之言,特勞特大師的定位理論被狗尾續(xù)貂成搶位,精細化落后了而是要精益化,助銷有點老土了開始助營了。此等歪嘴理論淆亂了大家的視聽,這些眼花繚亂的概念把市場營銷搞成了玄奧至極的謎宗拳,以至于一大學學子對我說:陳老師,我專業(yè)是廣告,我準備改學市場營銷,給個意見哈。我的答復是:不改應該更妥當些,廣告還有些技術含量,營銷則完全是體驗學科,今天的經驗,明天可能就失效了。我向來認為,市場營銷其實很簡單,只要你留心觀察生活,就在你身邊,未來10年市場營銷在中國就是經營生意、做買賣。市場營銷要想真正成為一門科學、成為一門藝術還尚需時日。
一、“老板,青椒辣不辣?”賣青椒的四種答案。
第一種答案是:辣。碰巧你這兩天上火,這樁買賣就黃了。
第二種答案是:不辣。湊巧你這兩天想開開胃口,這次生意沒有達成。
第三種答案是:你想要辣的還是不辣的?想以銷售技巧進行二選一反問。遇見較真的主顧,結果很難預料。,成功率是50%。
第四種答案是:這一堆是辣的;那一堆是不辣的,隨便要。無疑,這個答復不言而喻,成功率是100%!
二、賣魚師傅的生意經。
住處門口有個小菜市場,幾個常年賣菜師傅,都很熟。這次習慣去買條魚。
“魚攤換人啦,你的豆腐攤呢?”
“喏,我老婆看著豆制品,我負責賣活魚與活雞, ”
通過與賣魚師傅溝通,他同時購買了兩個攤位,每月租賃費優(yōu)惠了300元,原先一個攤位需要一個幫手,這樣兩個攤位只雇傭一個幫手,每月又節(jié)省了500元。僅此兩項,每年合計多收入近一萬元。
案例分析:小本致富項目,節(jié)流是關鍵,利潤幾乎都是省出來的。要想賺更多的錢,不但需要付出更多的辛苦,而且應該動更多的腦子。
三、母親的經營哲學。
母親幾年前,在一北方小城市機關單位退休后,因為一貫勤儉持家,在家閑不住,就在一集貿市場練攤。經過一段的經營,產品品項逐漸向嬰幼兒衣飾產品靠攏,問其由。母親笑著解釋。現(xiàn)在基本上都是要一個孩子,所以產品質量一定好,款式一定得新穎,年輕的父母根本不在乎價錢,利潤也就比較客觀。
案例分析:只有建立在對消費者行為的深入觀察,才會尋求到最佳經營項目!
四、楚老大做日化。
楚老大是我曾經服務過一家公司的經銷商。主要經營手段與其他經銷商大同小異,唯有一點兒,怎么掙廠家的錢是他的拿手好戲。當然不是截流廠家政策、廣告費、虛報促銷員工資等低技術含量的東西。每次新品牌進超市、或者新品入條碼,他總是讓廠家業(yè)務用盡一切辦法去談價格,這個價格就是日化廠家承擔費用的依據,但最后成交須由他自己親自出馬達成。由于楚老大是該地區(qū)幾大品牌的獨家代理商,由他供應的產品占整個洗化區(qū)的1/3,甚至更多。所以,他的身份就是超市的VIP級別供應商,因此它可以搞到進場的抄底價,這項費用兩者之間的價差,就夠他養(yǎng)紅旗車了。
案例分析:除了沃爾馬、家樂福之外,其他商超進場費用都可以往下壓,由誰去談價錢,真的很關鍵。另外,對于代理商來講,客情關系也是金錢,過期作廢,該賺的錢一定得賺到手!
總之,治大國者若烹小鮮;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案例都是微不足道,但其中暗含道理卻是一致的,謂之,小案例,大營銷,實不為過。
- 上一篇:網絡營銷,需要用心經營
- 下一篇:2萬多雙愛心童鞋,一路向西 溫暖進西藏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