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子在歐洲到底應該怎么走?
門檻節(jié)節(jié)高中國鞋輸歐路不平
隨著歐盟東擴,一時間,我國商品通往歐洲的征程是喜是憂,成了人們普遍關注的焦點。有數據顯示,2003年中歐貿易額首次突破1252億美元,同比增幅達44.4%,超過了中日與中美貿易的增長速度。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鞋類生產和出口國,我國鞋類企業(yè)面對歐盟這一市場格局的重組,踏上的將是一條什么樣的路途?
從今年5月1日起,捷克、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塞浦路斯、拉脫維亞、立陶宛、匈牙利、馬耳他、波蘭、斯洛文尼亞10個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使歐盟的成員國從現在的15國擴大到25國。擴大后的歐盟,人口超過4.5億,成為最大的發(fā)達國家消費市常近年來我國鞋類對歐洲出口呈增長之勢,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鞋類分會提供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份,我國鞋類出口總量和出口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增長了20.10%和15.37%。對原歐盟15國出口鞋2.95億雙,金額6.91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9.52%和10.69%;對歐盟25國出口3.95億雙,金額8.84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2%和15.27%。
輕工商會鞋類分會秘書長王穎日前表示,歐盟東擴,對中國鞋類企業(yè)而言,是開拓歐洲鞋類市場的有利時機,同時更是巨大的挑戰(zhàn)。中國鞋尤其是中國品牌鞋要征服歐洲人,仍需要經歷一段不平坦的跋涉。
利好:市場大了手續(xù)簡了
王穎認為,對于產量近60億雙、占世界鞋類總產量50%以上的中國鞋業(yè)來說,歐盟擴大后,原來存在于東歐各國的不同關稅制度、外貿進出口審批程序以及相關法規(guī)都將隨著加入歐盟而統(tǒng)一,我國的鞋類出口商可進入一個有著4.5億消費者的市常歐盟擴大后,其共同貿易政策、企業(yè)運作規(guī)則等將同樣適用于新成員國,可使中國企業(yè)今后與25個歐盟成員國家進行貿易往來時簡化許多手續(xù),提高通關效率并縮短審批所用時間。關稅水平的降低對擴大我國鞋類對歐盟的出口也將大有益處。
中國皮革工業(yè)協(xié)會副理事長蘇超英也認為,目前,歐盟各新成員國本土生產的運動服及配件、鞋類和皮革制品不多,需要由進口來滿足,但來自德國等歐盟國家的產品價格通常較高,于是來自亞洲市場的鞋類等產品就大受青睞。而我國的企業(yè)與10個新入盟國家的業(yè)務相對較多,歐盟東擴也為這些企業(yè)更多地進入歐盟老成員國市場提供了機遇。他分析說,目前10個新入盟國家的工業(yè)制品平均關稅水平是9%,普遍高于歐盟現有成員國的關稅平均水平6%。歐盟東擴后,新入盟國家的關稅會大大降低,這將有助于降低我國企業(yè)與新入盟國家的交易成本。此外,歐盟東擴后,隨著10個新入盟國家居民收入的迅速提高,其產品勞動成本的增加速度有可能快于我國,我國產品的價格競爭力將得以保持。
挑戰(zhàn):標準高了制度嚴了
談到我國鞋類出口歐盟面臨的挑戰(zhàn),王穎認為,歐盟東擴會使我國曾與新入盟的東歐國家簽訂的雙邊貿易協(xié)定變成“一紙空文”。各新成員國入盟后按照歐盟的統(tǒng)一產品標準生產并進口商品,而原來東歐10國的技術標準相對較低,我國企業(yè)較容易滿足甚至超過其標準,但是隨著東擴的進程,原有的較低標準就被歐盟“嚴格甚至苛刻”的安全、環(huán)保、衛(wèi)生等標準所取代。為此,我國的鞋類出口企業(yè)將要為更高的標準付出更多的努力,原有的成本優(yōu)勢也將隨之減少,同時,一系列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出臺,將在相當長時間內成為制約我國鞋類出口的瓶頸。
王穎介紹說,1997年10月,歐委會公布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紡織面鞋(HsCode:64041990)征收49.1%的反傾銷稅。1998年2月,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塑膠鞋和皮鞋設定CIF5.7歐元/雙的最低限價。歐盟東擴后,歐盟嚴厲的反傾銷規(guī)則以及措施會自動適用于新成員國,原歐盟對我國鞋類的反傾銷調查和措施即涉及25個成員國,我國鞋類出口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如果歐盟不盡早承認我國的“市場經濟地位”,將意味著包括鞋類在內的中國產品會遭到更嚴重的打擊。她提醒出口企業(yè),鑒于自1995年至2005年歐盟對從中國進口的部分鞋實行進口數量配額限制,從今年5月1日到2005年1月1日,歐盟的鞋類進口配額將應用于所有新成員國家。因此,我國向中東歐出口鞋類的企業(yè)要迅速掌握歐盟的相關法規(guī)和制度,以適應新形勢下的變化。
據一些出口企業(yè)和我國駐歐盟國家有關機構反映,目前我國對歐盟鞋類出口增長很快,但大多數為中低檔產品,這將為今后歐盟制裁我國鞋類出口埋下隱患。德國有關部門的統(tǒng)計資料顯示,在德國的8200萬人口中,幾乎每人擁有一雙中國生產的鞋。我國駐德國使館商務處官員則反映,在德國市場上,中國的中低檔鞋類產品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但幾乎看不到中國的品牌鞋和高檔鞋。有消息說,德制鞋業(yè)總會主席對目前德國和歐盟進口鞋的大幅增長已經表示了憂慮。
企業(yè):目光遠了目標高了
蘇超英提醒企業(yè)須從長計議,切不可盲目樂觀地以為可以大量增加鞋類對歐盟的出口,尤其要警惕2005年我國出口歐盟鞋類配額取消后將面臨被特保調查的風險。根據WTO特保措施規(guī)定,一旦有歐盟成員國提出該國制鞋工業(yè)及市場受到中國進口鞋履損害,對我國出口鞋類實行特保調查,就意味著我國的鞋類出口不得不面臨著一定限期的特保調查,更有受到被增收附加關稅的可能。為預防此類事件的發(fā)生,蘇超英建議,我國鞋類出口企業(yè)應在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創(chuàng)國際品牌及擴大國際知名度上下功夫,力爭在出口同等數量情況下擴大出口金額。特別是有實力的企業(yè)應在創(chuàng)立品牌的同時,考慮收購國外制鞋廠或品牌,通過品牌共享和引進國外先進的管理體制,實現國內外優(yōu)勢互補。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