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鞋王李傳法:出鄉(xiāng)要隨俗
在圣經“出埃及記”中,摩西與門徒逃離埃及。但對浙商李傳法而言,埃及就是福地。
2002年至今的短短5年間,李傳法的中國兄弟鞋業(yè)(埃及)股份有限公司已擁有埃及50%以上的旅游鞋市場,成為埃及鞋業(yè)界的龍頭大哥,平均每10名埃及成年人就有一個穿著他的“Brother”牌鞋子。
李傳法的成功,在于他憑借浙商特有的商業(yè)勇氣與毅力發(fā)掘了一個嶄新市場,并成功地在一個文化與生意的陌生地搭建起一條全球化的生產貿易鏈條。
逼進埃及
李傳法出身草根,僅有小學文化程度,但這并未羈絆他走遍世界的腳步。
1988年,16歲的他在家鄉(xiāng)浙江溫嶺大溪鎮(zhèn)籌辦一家小鞋廠。1993年起,他關掉鞋廠,跑到烏魯木齊從事邊貿生意,積累了人生路上的第一筆財富。
后來,李傳法前往東歐設立銷售公司,但生意并不好做,中國生產的鞋子充斥歐洲市場,并且反傾銷案件日益增多,技術要求越來越苛刻,市場逐漸萎縮。
李傳法決定轉移戰(zhàn)場。在考察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地后,他發(fā)現(xiàn),各國往往對貿易企業(yè)不歡迎,而對制造兼貿易型企業(yè)非常歡迎。
2001年5月,他孤身一人到開羅游轉了5天。當時,埃及針對進口皮革鞋類的關稅高達40% ̄50%,但其國內市場利潤率接近40%。而在埃及7000多萬總人口中,有58%不超過25歲,因此旅游鞋、運動鞋消費群極為龐大。
李傳法調研認為,在埃及投資辦鞋廠比單純的皮鞋貿易更有優(yōu)勢:這里土地、水、汽油都比較便宜,而平均工資約為400 ̄500埃鎊(1埃鎊約合1.4元人民幣)。同時,埃及橫跨亞、非兩大洲,是進軍非洲及中東市場的天然跳板,還與周邊多國簽定了優(yōu)惠關稅協(xié)議,產品在埃境內如果增值40% ̄50%,可以減稅或免稅進入這些關稅協(xié)定國。
另外,埃及擁有比較有利的投資軟環(huán)境,而當時埃及鞋類市場中,中國產品相對較少,更沒有人在此投資建廠。
于是,他當即返回浙江,游說其妻弟楊忠達聯(lián)合“下注”埃及。那時中國皮鞋行業(yè)銷售利潤率僅為15%,楊忠達也覺得遠走埃及是個機會。
“我揣著一個常住開羅的中國朋友的電話號碼,興沖沖地飛了過去!崩顐鞣▽Ρ緢蠡貞浄Q,他在飛機上結識了一名會講中文的埃及人,當下就決定雇做翻譯,同埃及有關方面洽談投資辦廠的事情。
在開羅“10月6日城”工業(yè)區(qū),李傳法很快選中了一個廠區(qū)。付了3萬美金,馬上風風火火地忙碌起來:設立中國兄弟鞋業(yè)(埃及)股份有限公司,注冊“兄弟”商標,從國外進口生產線,還從老家調來20多名熟練技師。
2002年8月初,來自溫嶺的30多個集裝箱抵達開羅。望著這些生產皮鞋的原輔材料和半成品,李傳法信心大增。
按照他的設想,兄弟鞋業(yè)的價值鏈分布在中國與埃及——在溫嶺基地生產半成品,然后將其出口到埃及(與成品鞋相比較,可減少關稅),半成品在埃及兄弟鞋廠制造出成品鞋(與產品直接出口相比,可避免反傾銷的處罰),再通過當?shù)劁N售商在當?shù)厥袌鲣N售(與自己銷售相比,產品能夠更迅速、大規(guī)模地進入當?shù)厥袌?。
萬事俱備,李傳法就等著開動機器生產了。
打造產業(yè)鏈
然而,麻煩卻接踵而來。
讓李傳法意外的是,翻譯在和合作方簽訂協(xié)議的時候故意寫錯中文合同文本,租賃的廠房在銀行有大量欠款,他的生產線必須限時搬出。三萬美元定金就這樣打了水漂。
幾經周折,李傳法落戶開羅市郊奧寶工業(yè)區(qū),租到了一塊一萬平方米的廠區(qū)。
2002年10月1日,兄弟鞋業(yè)正式開張,公司門口大紅燈籠高高掛,上書5個漢字——滾滾財源來。而在當?shù)貑T工眼里,這恰是中華文化與伊斯蘭文明相互磨合的一個象征。
起初,該公司雇傭的400個埃及人每天要做5次禱告,流水線無法正常開工。李傳法貼出一紙告示,試圖將禱告次數(shù)減少為3次,埃及員工強硬抵觸罷工抗議,引得埃及投資及自由貿易總局、警方等部門也趕來斡旋、安撫。
“罷工事件”讓李傳法明白入鄉(xiāng)隨俗的道理。最終,他與員工商量輪流做禱告。李傳法也在車間里辟出一個小房間,并與員工們一起做禮拜。
在日常管理方面,由于部分員工比較懶散,李傳法就推行“計件工資”,以現(xiàn)金方式激勵員工多勞多得。類似的管理手段收效頗佳。
不過,更大的問題來自于營銷僵局——埃及流通業(yè)尚未放開,銷售模式以商店為主,且必須由供應商送至商店驗貨簽單,拖欠貨款及退貨現(xiàn)象比較嚴重。
因為前期市場調研不充分,鞋子款式不被埃及人認可,加之渠道不暢,造成150萬美元的貨物積壓!坝卸螘r間真想打退堂鼓,還好堅持下來了。”李傳法說。
兄弟倆商議決定,改變當?shù)厣祥T推銷、大量賒帳的營銷模式,委托總代理負責渠道建設。在“兄弟”和買家之間建立起“一對一”的供應鏈,解決棘手的資金周轉問題。
但尋找當?shù)乜偞聿⒉蝗菀祝顐鞣ㄏ群髲U掉4個經銷商,最后一咬牙將年銷售收入的1%讓給了總代。接下來,這家總代理發(fā)展了30家分銷商,“兄弟”牌旅游鞋鋪滿了埃及的大街小巷。
2002年,兄弟鞋業(yè)銷售額不過100萬美金,2006年猛漲到3000萬美元,銷售各類皮鞋600萬雙,占據(jù)了埃及國內旅游鞋市場的半壁江山。
截至目前,兄弟鞋業(yè)已在埃及投資1200萬美元,擁有各型生產線8條。今年底,其在埃及ELRamandan工業(yè)區(qū)追加投資300萬美元的新廠房落成后,將實現(xiàn)15條流水線、年產800萬雙鞋的規(guī)模,產值預計突破6000萬美元。
“近兩年內,我們將主攻專賣店網(wǎng)點建設。”李傳法說,該公司已在埃及開設230多家專賣點,未來還要在該國400多個縣級以上城市建立專賣點。
出埃及記
雖然已在埃及立足,李傳法的全球化戰(zhàn)略仍在不斷調整。
他透露,近年來有6家中國鞋廠進入埃及,制鞋業(yè)競爭日益激烈,平均利潤率已降至20%以內。另據(jù)浙江省外經貿廳統(tǒng)計,2006年前三季度僅浙江出口到非洲的鞋就達2.1億雙,出口額3.2億美元,其中約有50%通過埃及實現(xiàn)轉口貿易。
最讓他難以把持的,則是在埃及皮鞋產業(yè)季節(jié)性太強。就拿下半年來說,從10月份到11月15日為止的一個半月里為旺季,其他的時間都是淡季。他估算了一下,僅一年庫存貨的價值就達2000多萬元人民幣,現(xiàn)金流比較緊張。
而埃及在招商引資方面的制度建設日趨規(guī)范,自由貿易原則彰顯。去年底,兄弟鞋業(yè)原本可享受十年免交資本利得稅(稅率為30%)的優(yōu)惠政策亦被取消。
同時,埃及司法條文眾多,多法并行,重視本國公民利益保護,投資者利益時有忽視。例如,埃及勞動法規(guī)定的中埃雇員比例必須1:9,才予以辦理相關的工作簽證,且工作簽證期限較短,容易影響投資項目的正常生產經營。
李傳法打算,在兩年內降低埃及基地的運營成本,鞏固既有市場份額。
“如果埃及關稅不斷降低,我們將加快拓展其他市場!彼f,該公司已在俄羅斯科斯特羅馬州(Kostroma)投資600萬美元興建10條生產線,預計今年底竣工投產,年銷售額將達4000萬美金。
最近,李傳法在阿爾及利亞設立了辦事處,并到南美等地洽談新建鞋廠意向。
另外,他還加大了對老家溫嶺生產線的技改力度,通過承接沃爾瑪OEM等方式跟隨全球鞋業(yè)時尚潮流。2006年,該基地年產量750 萬雙,銷售總額突破2.5億元,增幅達460%。
6月11日,剛剛從埃及歸來的李傳法對本報說,該公司曾經抓住埃及市場特點,嫁接中國企業(yè)成本低的優(yōu)勢,實現(xiàn)全球化資源合理配置。如今,則要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適當調整。
對此,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谷迎春指出,該公司在海外構筑自有品牌和技術的下端產業(yè)鏈,并通過國內設計、研發(fā)構筑了高端產業(yè)鏈。這種戰(zhàn)略布局和事業(yè)結構將自身定位于世界產業(yè)鏈條的中段,符合經濟全球化發(fā)展的大趨勢,因此取得了企業(yè)自主發(fā)展權。
谷迎春表示,盡管兄弟鞋業(yè)與溫州哈杉鞋業(yè)公司、魯賓斯鞋業(yè)公司等投資非洲獲得了成功,但類似“銷地產”模式存在一定風險:首先,中國鞋企對外投資大多是貿易加工型,在低端市場搏殺慘烈。其次,很多企業(yè)不具備跨國管理經驗,缺乏風險防范與預警應變能力。
“兵無常勢,量力而行。”李傳法如是說!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