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公司人才爭奪升溫 專家稱須改錯誤觀點
隨著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在中國市場上不斷搶聘人才,來自管理咨詢機構埃森哲的專家說,跨國公司應該轉變中國和俄羅斯等市場只能占據(jù)低端技術市場的觀點,真正從這些國家豐富的技術和創(chuàng)意人才中獲益。
惠普中國正式啟動了自己在中國市場的最大人才招聘計劃,在今年接下來的時間里,惠普要為自己招聘1000位新員工。
惠普中國區(qū)總裁孫振耀介紹說,這也是惠普歷史上最大的一個招聘計劃。能與之相媲美的是微軟。
微軟研發(fā)集團新任總裁張亞勤透露,微軟在中國的研發(fā)人員3到5年內將超過3000人,而截止2006年底,新增員工人數(shù)就將超過800人。
先后,Google、戴爾兩大公司也在中國為自己的研發(fā)中心,制定了人才招聘計劃,數(shù)量均十分可觀。
對于上述事件,在京參加埃森哲全球融合高層論壇的埃森哲戰(zhàn)略部總裁Walter-Shill表示,跨國公司正在察覺到創(chuàng)新的來源,并愿意對此進行投資,使其在這些國家豐富的技術和創(chuàng)意人才中獲益,而不是將新興經濟體視為低成本供應基地。
“在此之前,部分跨國公司則只是錯誤地認為,自身經濟將繼續(xù)占據(jù)高科技領域,而像中國和俄羅斯國家只能占據(jù)低端技術市場。希爾表示,這種“殖民”觀點非常不當,實際上,嶄露頭角的經濟實體正沿著價值鏈攀升,而不是在下滑”,Walter-Shill說。
埃森哲通信及高科技事業(yè)部供應鏈管理全球主管合伙人Hans von Lewinski也表示,在中國市場投資,光有資金還不行,主要競爭體現(xiàn)在人才方面。“高科技公司的產品周期很短,新公司很容易進入。但在人才之爭上,這方面的競爭非常激烈,公司要想有所發(fā)展,就必須要吸引、留住人才”。
這個觀點對于中國公司同樣適用。目前,中國公司也在進行著全球化的嘗試。埃森哲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現(xiàn)有250家中國企業(yè)已在美國市場中競爭。Hans von Lewinski甚至認為,在未來的世界500強中,將至少有30家中國公司會名列其中。
“毫無疑問,跨國公司在中國集中搞研發(fā),會吸引大量人才前來。現(xiàn)在全球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針對中國市場研發(fā),同樣,中國公司也會對海外公司的研發(fā)形成壓力”。他這樣表示。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