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殘疾少年擦鞋掙錢孝順養(yǎng)父母
每天,當晨曦還未灑落大地,租住在烏魯木齊市獸醫(yī)站一處簡陋民房里的馬墩就已背起笨重的擦鞋箱,快步朝擦鞋地點——烏魯木齊市友好大酒店后門奔去。
絕大多數(shù)時候,他瞇縫著眼睛,眼巴巴地盯著來來往往行人的腳,卻并不吆喝。他知道,自己的“兔唇”,即便吆喝,發(fā)出的聲音也含混不清。但只要一有客人坐下,他就忙不迭地給人脫鞋,套袋子,一言不發(fā)地賣力擦起來,那股實誠勁,看得令人動容。擦完后,接過那一元錢,他才感恩地抬起頭朝人家笑。
我像許多擦鞋客一樣,早就留意起了馬墩。在那些擦鞋匠里,他個子出奇地矮不說,腦袋還出奇地大,可是卻有著孩子一般的小手小腳和純真表情。可有時,影影綽綽又閃現(xiàn)出一種成人的凝重,這不禁讓人疑惑起他的實際年齡。
7月6日傍晚,久燥的天空飄起了零星的雨滴?吹今R墩孤零零地守在墻角等生意,我忍不住坐在了他的攤位前。
對我的詢問,這個操著濃重河南口音的擦鞋郎有一說一,只是很少看我的眼。
他說他17歲了,只有1.1米高,老家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的農村,2003年隨老鄉(xiāng)來烏市擦鞋。他有一個早嫁的姐姐,在廣州打工,年邁的父母后來也隨他來烏市,在附近的巷子拾荒。
個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停止生長的,馬墩并無確切的記憶。反正年齡是在一天天增長,身高卻絲毫沒變。后來家里實在太窮,加上病痛的折磨,僅小學一年級就上了好幾年的他不得不輟學了。
“在烏魯木齊好,有錢掙,比在老家干農活不知好上多少倍!瘪R墩說起話來,嘴有些漏風,但仍然透露出小小的驕傲:“就是老被人趕來趕去不好,可現(xiàn)在我敢耍賴了,他們趕不走我,每天我都能掙個一二十元呢!
房租每月240元,再加上父母和自己的伙食開銷,一家人每月大約需要花費五六百元,這些錢幾乎全是馬墩賺來的。他每天在街頭擦鞋,涼皮、馕餅,什么便宜吃什么。冬來暑往,個子顯得更小了,可擦鞋的腳步從未停止。
懷著復雜的心情,我找到了正在附近拾荒的馬墩的父母——父親馬寶田,母親李搬,想告訴他們馬墩的懂事和堅強。白發(fā)蒼蒼的老人一聽外人的安慰眼圈就紅了。怎么也沒料到,他們道出一個令我吃驚的事實:馬墩是他們撿來的棄嬰。
當年,老兩口在13歲的兒子猝死后撿到了先天唇裂的馬墩,幾次手術,債臺高筑也沒治好馬墩的唇裂。四五歲的時候,馬墩脖子上又長了甲狀腺瘤,做手術割去后,他就再難長高。這些年,花的錢可以蓋3間平房,也沒能讓馬墩恢復正常。
不知這孩子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世,反正孝順得沒法說。李搬一口氣說了好幾件事:家里拾來幾部舊電視,看看就沒影了,為解父母寂寞,馬墩每天起早貪黑地擦鞋,硬給父母買了個新的電視機。“他那么小的個,每天還圍著鍋臺弄吃弄喝給我們。”李搬有些哽咽:“我有高血壓,這孩子一回家,就經常給我按摩腦袋,說是舒筋活血,長長壽壽,這么孝順的兒子,就是打著燈籠也難找啊……”。
天上的雨滴漸漸多起來。再轉身搜尋馬墩的身影,他依然固守擦鞋箱前的那個小馬扎上。父親馬寶田遠遠地朝他喊了一嗓子,要他回家,他應了一聲,身子依舊沒動。馬寶田說:“我們也在想辦法掙錢,好給孩子治病。這孩子很努力,他既想照顧好我們,又想多掙點錢去醫(yī)院做唇裂手術,他想清楚地說話,想再長一點個子,更想讀書識字找個好些的工作。這孩子個子不高,但心氣高啊!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