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鞋話今昔
人的一生衣、食、住、行不可少,人們活動離不開手和腳。自出娘胎滿周歲,父母教兒女學走路,就要穿鞋,鞋與人的關(guān)系形影不離,伴隨人的一生幸福。說鞋的歷史,從上世紀到現(xiàn)在,穿鞋3次大解放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是感慨萬千。
上世紀一二十年代,羊角腳繡花鞋風光一時,為“三寸金蓮閨中秀”。婦女到了五六歲要裹腳,將女兒雙腳放進八仙桌檔 將腳板絞斷,形似羊角,稱羊角腳漂亮,真是活折磨,疼痛難堪折騰4個月,看腳形不會變化,才解開腳紗布學走路,你看女人腳這樣小連步行都難,還要勞動做家務(wù),真是活受罪,那時婦女地位被壓迫在社會最低層,這裹腳又是一道強加婦女身上的桎梏。
推翻滿清,民國成立,婦女裹腳大解放,大腳婦女勞動行走方便。穿布鞋是人們最普通不過了。“園口布鞋”是仙居家鄉(xiāng)的一大特點,在城市大街上走的人是園口布鞋穿著,必定是仙居人。男人穿鞋只限家中休息,出門勞動赤腳或穿草鞋。母親給兒女做布鞋真不容易,家中找點鞋面布料都難,做一雙鞋手工勞動千針萬針做,針針都為兒女縫,而子女得到一雙新鞋舍不得穿,我們小時上學讀書,赤腳走路,嚴冬臘月下雪天,光著二只小腳丫走到學校,凍得紅彤彤的,洗了腳再穿上鞋,赤腳走路多,有時候踢腳頭,踢得皮破血流是常事,下雨天大家光腳走沒有水鞋夠辛苦的。普通家庭每人大都一雙鞋,還是補丁加補丁,有的連這個條件也達不到,夏天沒鞋穿還可以,到了嚴冬實在可憐,有的打起稻草鞋過冬。
來了救星共產(chǎn)黨,人民翻身得解放,百姓生活起了大變化,人們有條件做鞋了,穿鞋的人多起來了。城市工業(yè)興起,生產(chǎn)了大量膠鞋,它晴雨兩用,走路輕巧方便,結(jié)束了過去赤腳走路勞動的痛苦。人們生活改善稱解放區(qū)的天,是晴朗的天,這腳也大解放大改善,所以人們稱橡膠鞋為“解放鞋”,這名詞延續(xù)到今天。
到了60年代中期,夏天氣候炎熱,穿布鞋膠鞋太熱不舒服,市場供應涼鞋甚少,有少數(shù)風涼皮鞋價格昂貴一般人買不起,有人動起腦子做木板鞋,找塊木板一鋸便成,制作方便。一人創(chuàng)作萬人和,大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街上相繼開起了許多做木板鞋的生意店,銷售十分紅火,那時一到熱天夜里,人們上街散步。滿街都是“木屐聲”。“唧唧嘎嘎”很是熱鬧,故而家鄉(xiāng)有句俗語,將木屐說成木屐嘎,有的干脆叫“木屐嘎”,以突出它的聲音響亮。
改革開放東風到了80年代,促進市場經(jīng)濟繁榮,石油化工在祖國大地蓬勃興起,塑料產(chǎn)品琳瑯滿目,市場上各種風涼鞋,既美觀,價格又便宜,穿在腳上很舒服,往日大街上的木屐聲已一去不復返了,無論春夏秋冬都有鞋穿,這是人們穿鞋第三次大解放。
如今市場經(jīng)濟的優(yōu)越顯現(xiàn),大街上各色各樣的鞋店到處都是,其品種何止千萬種,小到幾個月的娃娃鞋,大到中老年皮鞋保暖鞋,其價格低到三四元一雙布鞋涼鞋,高到上千元運動鞋高檔皮鞋等等。老百姓家中衣服多外,要算各種鞋了,每人冷暖季節(jié)的鞋少則七八雙,多的十幾雙。一年四季齊全,現(xiàn)在一人的鞋比過去一家的還多,成了鞋富翁,就是堆垃圾地方也可找到幾雙可穿的舊鞋,真正達到人們所說口頭語“有鞋無人穿”的富庶場面。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