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員工都是管理者
在豐田生產方式下,現場員工像科學家一樣重復“假說——實驗——驗證”的循環(huán),豐田公司也就成了“全員科學家集體”。其他公司之所以不能輕易追上豐田,也正是因為缺乏塑造一個龐大科學家集體的機制。
一個企業(yè)的每個人都是管理者?瓷先ゲ豢伤甲h,但這在豐田公司卻是一種現實。
通常,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是被嚴格定義了的。管理者是工序流程的設計者和監(jiān)督考核者,或者說,管理者有著思考的權力和追求最佳答案的權力,而被管理者則只是執(zhí)行者,恪守工序和流程所要求的職責。
但豐田公司開創(chuàng)的豐田生產方式(TPS)顛覆了這一傳統(tǒng)認識。TPS的邏輯有點凸凹,卻也還說得過去:在現場非數字信息轉換成數字信息的瞬間,現場的關聯信息大部分往往會被物量數據工作人員擯棄或遺漏掉。而在物量信息轉換成貨幣信息時,許多物量信息又會被漏掉。TPS讓“問題一冒頭就把它打掉”,使得許多問題在沒有進一步變成可以調控的數據以前,就被解決掉了。這之中,管理職能實際上被直接植入了生產一線。也就是說,傳統(tǒng)意義上的“管理者” 與“被管理者”區(qū)別消失了。
TPS這一特點,讓我想起了當代著名法哲學家羅納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的兩句名言:一是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權利,二是每個人都有追求唯一正確答案的責任。
在TPS中,每一個員工不是照章操作,而是要反復問自己、問工友為什么,被賦予獨立思考平等對待的權利。每個人享有獨立思考的權利,自然就有了追求最佳答案的權利和責任。
一如愛默生所說,“人類唯一的責任是對自己真實,他的自省不但不會使他孤立,反而會把它帶進一個真理的偉大領域。”
真理的偉大領域,就是現代企業(yè)的本真。而并非是“帝王將相,寧有種乎?”與其違背企業(yè)運轉的本真,從高層通過脫離現場的“預算”、“獎勵”、“指標”等誘導性操作做法,不如將權力歸還現場,把思考和追求最佳答案的權利交還給員工。
簡而言之,豐田TPS所依賴的原動力,就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一切為了團隊”、“新技巧和經驗橫向推廣”等集體主義的心智模式。
需要指出的是,集體主義文化是中國的古老傳統(tǒng),現在卻被異化了。企業(yè)的收入差距就可以反映出這一點。從歐美搬過來的“成果主義”、“金錢刺激”、“計件工資”等個人主義認識框架一直占據著企業(yè)管理的統(tǒng)治地位。如果這個心智模式不變革,要想在企業(yè)經營中有突破極限的改善,應當有相當的大困難。
現場員工在TPS與非TPS下有著完全不同的狀態(tài)和要求。在非TPS下,員工是愚蠢的,每個人都不許問為什么,人人都恪守一成不變的操作手冊,完成指定的任務。
而TPS下,現場員工在程序化工作中,加入了許多蘇格拉底式的問題。比如,這項工作該如何推行?如何判斷哪種辦法是正確的?怎樣判定工作結果中的缺陷?如果出問題將如何應對?每個問題,現場員工都要發(fā)問至少五次,一次比一次深入,直至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
在TPS下,現場員工更像科學家一樣進行“假說——實驗——驗證”的循環(huán)。這也就是豐田的DNA。在豐田,現場員工都成了“科學家”,豐田公司也就成了“全員科學家集體”。其他公司之所以不能輕易追上豐田,正是因為缺乏塑造一個龐大科學家集體的機制。
- 上一篇:激勵的核心是人的滿足感
- 下一篇:在招聘中如何真正做到“匹配”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