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6000元 乞丐堪比“白領(lǐng)”
廈門,有九成乞討者以乞討為職業(yè)。廈門的職業(yè)乞丐一個月平均可討到6000元。廈門市救助站提供的這些數(shù)據(jù)都讓我們頗感意外。
職業(yè)乞丐,不僅是廈門所面臨的問題,它還考驗著中國,以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
5年前,我國對流浪乞討人員實施救助的制度,在一片歡呼聲中走上臺前。
遺憾的是,大多數(shù)乞討者并不領(lǐng)情,拒絕救助,堅決乞討。因為乞討比救助更“來錢”。
近日,本報記者走近職業(yè)乞丐,并走訪相關(guān)政府部門,期望用不帶偏見、客觀的視角向讀者呈現(xiàn)這個群體的生存狀況。
這是個的的確確存在的群體。直面,才能解決。
一有重大活動,他就在家歇著
老謝(化名)摸出本撿來的臺歷,翻了翻。國慶假期要到了,得趁這個機會賺點錢。他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干活”了,整天呆在出租屋里。
“廈門是個好地方,就是活動太多!彼@么抱怨。馬拉松、投洽會,這幾年又在創(chuàng)文明城市。每次活動開始前,他都會收到好幾份“宣傳單”!拔也蛔R字!彼f。市救助站、街道、社區(qū)的工作人員便會一遍一遍告訴他,馬拉松要到了,投洽會要到了,有很多國內(nèi)外的客人要來,大家要維護市容市貌,創(chuàng)建一個文明的環(huán)境。
老謝明白其中的意思,這段時間里他便 “收攤”在家歇著,很配合。“不說俺都知道,咱在路邊坐著太影響市容!爆F(xiàn)在,用不著等“宣傳單”到手,老謝就知道什么時候該歇著,他在臺歷上都打了圈圈。
70多歲的老謝,看起來比實際年齡蒼老。他來廈門已經(jīng)有6年,他也不知道,自己還會在這個城市呆多久。東北老家沒什么親人,老伴已經(jīng)過世,兒子在廣州打工,娶了媳婦,生了娃。兒子媳婦都是打工仔,收入有時還不及自己。
老謝沒固定據(jù)點,他常換地方。生面孔變成熟面孔之后,討到的錢就變少了。一天能有多少“收入”?老謝覺得這個問題很敏感,不愿多談,只是含糊說,“比回家種田強”。
一個冬天,攢夠孩子學(xué)費生活費
從2006年的冬天開始,文灶天橋下,每天都會坐著對母女。她們來自西北,母親個子很高眼睛很大,梳著條大辮子,臉被風(fēng)吹得干裂。她抱著兩歲左右的女兒 “小咪子”,面前有兩個搪瓷缸。
她還有個七八歲的兒子,他的陣地在文灶天橋上。男孩堵著經(jīng)過他面前的人,伸出黑乎乎的小手要錢。過路的人眼里有了厭惡,有人躲著他走,有人會罵他幾句。男孩臉上沒有表情,但母親說,他心里不好受。去年冬天,他再也不愿跟母親來廈門。“他已經(jīng)上小學(xué),懂事了,嫌丟人。再過幾年,等‘小咪子’大一些,我就留在家照顧孩子,不出來要錢了!比ツ甓,母親和記者聊天時這么說。
每年冬天,她帶上兩個孩子,還有她父母一起南下,丈夫偶爾才跟他們出來。她的“據(jù)點”在文灶天橋,她父母則結(jié)伴到松柏汽車站附近要錢。晚上,一家人會合,清點一天的收入,再買些晚餐,夜晚就隨便住在汽車站或者天橋下。
他們只在冬天才來,每年11月份出發(fā),春節(jié)前回去過年。母親說,老家入了冬就沒農(nóng)活,留在家里不賺錢,吃飯還得花錢,不如出來,還能給孩子賺學(xué)費。
“廈門人太好了,不僅給我們娘倆兒錢,還常常給‘小咪子’送衣服送吃的!蹦赣H一直跟記者念叨,她非常喜歡廈門,這里的人對她們太好了,一個冬天下來,能攢夠孩子的學(xué)費、生活費。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