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鬧“特工荒”中情局尷尬 情報人才面臨危機
日前,美國《洛杉磯時報》披露,美國中央情報局在弗吉尼亞州蘭利的中情局總部舉行秘密行動會議時,會議室就坐的大部分人士并非中情局特工,而是中情局委任的承包商雇員。這種局面令中情局領導備感尷尬。
承包商成工作主力
《洛杉磯時報》稱,美國情報機關將重要的情報工作外派給私人承包商的情況非常普遍。兩年前成立的“全國反恐怖主義中心”超過一半員工都不是由政府聘請,而是承包商的雇員。中情局有四分之三的駐外情報站由私人承包經營,各部門對承包商的依賴甚至不遜于內部員工。例如巴基斯坦的伊斯蘭堡,是由私人承包經營的;中情局最大的海外基地巴格達,承包商經常會比中情局特工還要多。
針對這個現象,有中情局任高官坦言,如果沒有承包商,中情局簡直可以關門大吉。有離任的特工表示,各個機關已沒法確實掌握有多少承包商的雇員在從事情報工作。估計單在中情局,承包商雇員在過去五年增加了一倍,比中情局的1.8萬人編制還多。
美國國家情報總局局長內格羅蓬特已經下令,要求16個情報機關提交承包記錄,全面研究評估是否應該將高度敏感的情報工作外派。
情報人才面臨危機
美國中情局將部分業(yè)務外判給承包商,再次暴露出美情報機構工作機制僵化、人才捉襟見肘的宭境。美情報機構不僅在留住人才上面臨困境,在如何吸引人才上也面臨挑戰(zhàn)。今年1月23日出版的《商業(yè)周刊》雜志刊登分析文章稱,如果說Google地圖搜索服務引起了全球各國政府對現實安全的憂慮,那么Google對人才的爭奪則動搖了美國國家安全的基礎。
過去幾十年里,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招聘人才總是秘密進行:裝在普通信封里的聘書送到被NSA選中的人才家中,隨后收信人不聲不響地前往華盛頓,滿心歡喜地成為美國頭號間諜機構的一員。整個冷戰(zhàn)時期,美蘇兩國間諜戰(zhàn)的實際就是NSA數學天才與蘇聯克格勃數學專家之間的角力,雙方都在拼命保護自己的密碼,同時絞盡腦汁破譯對方的密碼。
作為美國技術間諜中心,NSA目前比任何時候都需要數學人才,因為同恐怖分子相關的數據量越來越大。然而,要獲得最好的數學人才,NAS必須面臨Google和雅虎等網絡巨頭的直接競爭。NSA人材招聘辦公室主任辛西亞-米勒·溫特表示:“我們不得不通過新方式吸引更多數學人才!
為了實現這一目的,NSA甚至斥巨資贊助TOPCODER公司主辦的數學大賽。但即便發(fā)現了令人滿意的數學人才,NSA同Google等網絡公司相比仍有一個致命缺陷,那就是該機構只能聘用美國公民。這一限制令NSA陷入困境,因為美國大學每年畢業(yè)的2萬名數學專業(yè)畢業(yè)生中,有一半是外國留學生,他們大多來自中國、印度和東歐等國家及地區(qū)。
難讓美國人安心
人才流失與人才難求只是美情報機構弊病重重的冰山一角,近年來,美情報機構的工作作風和效能日益讓美民眾難以安心。日前,美國《紐約時報》以“美國需要令人安心的情報組織”為題刊文稱,隨著美國中期選舉即將來臨,“這個國家最緊要的工作是再次敦促情報機構渲染來自一個中東國家的威脅”。美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彼得·侯厄克斯德最近就發(fā)布文件稱,“美國人應該了解到,伊朗企圖研制核武的野心已經對美國構成了戰(zhàn)略威脅!薄都~約時報》的文章認為,這一幕讓人想起了布什政府在在伊戰(zhàn)爭問題上的“情報門”事件,美國已經不能再次承受當權政治家壓迫或脅迫情報機構迎合他們意識形態(tài)所帶來的代價了。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