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賣“向我扔鞋”的文化
【中國鞋網】近期關于“扔鞋子”的國際新聞,一是去年12月14日,時任美國總統(tǒng)布什突訪伊拉克,出席新聞發(fā)布會時,被伊拉克記者扎伊迪鞋襲;一是今年2月2日,我國總理溫家寶訪問英國,在劍橋大學演講時,遭到一名操德國口音西方人士的扔鞋滋擾。
扎伊迪向布什扔鞋,是因為由布什任總統(tǒng)的霸王國美國,以搜查“莫須有”的“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為名,悍然出兵海灣,而且美國大兵在伊拉克殘殺了大量無辜百姓。扎伊迪作為伊拉克人,怎么不能以扔鞋或吐唾沫表示憤怒呢!布什在國內,說不定什么時候,也會遭到反戰(zhàn)人士的臭雞蛋襲擊。
但是請問在英國的“德國口音”先生:中國沒招你沒惹你,沒有出兵英國或德國,中國軍人也沒有殺害英國或德國的一個老百姓,不管你代表英國還是德國,你憑什么,朝我們的總理扔鞋子呢?你還抄襲人家扎伊迪的手法,不覺得野蠻、無禮、低劣、無聊嗎?所以,這個“德國口音”純屬蓄意搗亂,旨在破壞中歐關系。
這兩檔“鞋事”,都沾了政治文化色彩,國人可能覺得不習慣,其實不必太過在意———在國際交往中,什么事都可能發(fā)生,而有風度的政治家,總能從容應對,維護國家尊嚴。
最近,我又聽說一檔“扔鞋事件”,是白巖松憑空造出來的。4月18日《法制文萃報》報道,白巖松在美國耶魯大學演講時說:“歡迎大家扔鞋子,但最好是兩只,請記得我的鞋號是43號!蔽覒岩蛇@個消息的真實性,在網上查了一下,確有演講其事,但看了講稿,沒找到關于“鞋子”的話。如此,我倒松了一口氣———如果白先生真在耶魯那樣說,還不丟死人!
不過,我順手又查到白先生的另一檔“鞋事”:中評社香港3月28日電,“昨日下午,重慶市領導干部突發(fā)公共事件處置與媒體應對培訓班上,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員白巖松說,領導干部要與公眾人物一樣聽得進批評的聲音,比如說,我在講課時有人向我扔鞋子,我會說‘最好扔一雙過來,而且最好是42碼的,因為我正好還能穿’。”看來,即使沒有“耶魯鞋”,也還有“重慶鞋”。
到了被人扔鞋子的地步,當然足夠分量了。聽聽白某人這口氣,即使他沒把自己比為布什、溫家寶,也是堪與“領導干部”等量齊觀的重鎮(zhèn)級公眾人物啊!但是我敢斷定,決沒有人向白巖松扔鞋子。理由如下:
一、電視讓白巖松家喻戶曉,然而盡管白某人以為自己因此已足夠分量,比如能給領導干部上課,似乎比領導還“領導”,但是中國的老百姓或耶魯?shù)膶W子,恐怕沒有天真到把他當成能代表某個國家的大人物。他做的事和說的話,充其量代表他自己;如果沒有被授權,他連央視或央視的一個欄目,也代表不了。即是說,大家不會跟他有“公仇”。
二、雖然白某人經常在電視上居高臨下地向老百姓灌輸一些“正確”的廢話,但是觀眾畢竟跟他沒有“私仇”,沒有想揍他一下而后快的沖動(扔鞋,不能沒有“沖動”)。
三、中國老百姓,比如農民工,鞋子破了補補還要穿上去搬磚,誰愿把好好的鞋子“扔”給你?還要“一雙”42或43碼的?人家布什才收獲了一只嘛。再說,如果中國連白某人都因缺鞋子而等著人家“扔”,那99%的人都要打赤腳了———誰有鞋,不管多少碼的,不如統(tǒng)統(tǒng)扔給沒鞋穿的人更合適些。
四、中國是禮儀之邦,老百姓哪怕對你腹誹,也不會扔鞋。
五、布什被扔鞋,狼狽之下,“幽”了扔鞋者一“默”。白巖松的這個“扔一雙”,難免拾布什牙慧,一點兒也不搞笑。光憑這一點,也不扔鞋給他!
人因某種因緣而膨脹,連說出膨脹的話,都不以為是膨脹,反覺得是“機智”,是“水平”。
- 上一篇:南苑鞋城15周年店慶金點子越來越多
- 下一篇:離職前起貪念 盜竊產品鞋被批捕
![](http://img2.cnxz.cn/photo_upload/news/201610/19/20161019033549930.jpg)
【-品牌動態(tài)】高跟鞋自16世紀面世以來,一直流行了400年。但高跟鞋并非一下子就在平地上冒起3寸高,它的高度是16世紀時開始,...
[詳細]![](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