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關稅”促使鞋企大舉進軍東盟
中國鞋網03月19日訊,歐盟本是中國鞋企出口的主要市場,受反傾銷稅影響,中國鞋企對歐盟鞋出口已連續(xù)兩年下降。中國鞋企為緩解歐盟市場的壓力,于去年加大了對東盟市場的開拓力度。自2010年1月1日起,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建成,是我國對外建立的第一個貿易區(qū)。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將擁有19億人口、接近6萬億美元的國內生產總值、4.5萬億美元的貿易總額。如此大的貿易額,關稅降為零,對出口鞋企大為利好,是鞋企借助自貿區(qū)建立的機會挺進東盟市場的最佳時機。
何謂零關稅?根據自貿區(qū)協議,中國與東盟雙方約有7000種產品將享受零關稅待遇。也就是說,雙方90%的貿易產品將實現零關稅。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中國與東盟本著互惠互利、合作共贏、共同發(fā)展的原則,雙方在各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和拓展。零關稅將給雙方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的經貿聯系日趨緊密,雙邊貿易投資規(guī)模迅速擴大。東盟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伙伴,中國是東盟的第三大貿易伙伴。東盟正成為中國企業(yè)對外投資的重要市場。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的正式建成,中國從東盟吸收的外資將會穩(wěn)步增加。廣州海關16日發(fā)布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0年1至2月,廣東省出口鞋7億雙、價值18.1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2.5%和12.8%。出口量值均已超過金融危機前同期水平。其中,對東盟出口1.4億美元,增長91.4%。海關分析說,廣東鞋出口出現明顯增長的主要原因首先得益于中國--東盟自貿區(qū)全面建成,零關稅刺激出口增長。
雙方大部分產品實現零關稅后,對中國鞋企來說,無論是將產品出口東盟,還是從東盟進口產品,成本都會大幅降低。這將非常有利于在東盟市場打響品牌。但是,如果鞋企打算貼牌的方式進入東盟,無疑是沒有任何優(yōu)勢的,東盟的生產要素比我國還要廉價。(中國鞋網)鞋企要想在東盟站穩(wěn)腳跟,可以進行品牌導入,在東盟當地開設專賣店或發(fā)展經銷商。因為國內的鞋業(yè)市場經過眾多品牌多年的布局,已趨于飽和,各品牌雖然擁有了自己的領地,但想要繼續(xù)大比例擴大市場份額,已經很難,而東盟擁有數億人口,其市場空間仍然很大,越早進入該市場爭奪份額的品牌會得到越好的機會;而且實現零關稅后,鞋品牌進入該市場成本將會大幅降低,比如產品出口給在東盟國家的經銷商或者出貨到當地的直營專賣店時,對經銷商或者直營專賣店來說,不僅不需要繳納關稅,其他方面的費用也會降低。更重要的是,中國鞋品牌無論與來自歐美的國際品牌,還是與東盟當地的品牌相比,都具有很大的競爭優(yōu)勢!坝捎跂|盟市場的消費水平普遍較低,因此與歐美國際品牌相比,我國的鞋品牌將具有很強的價格競爭力。而與東盟當地的品牌相比,在雙方之間的成本差距縮小之后,中國鞋企擁有了中國國內市場多年的品牌運營經驗,在當地市場的品牌推廣與銷售體系建設方面會有很大優(yōu)勢,而且資本實力也會比較雄厚。
同時,也有許多鞋企想到東盟設廠規(guī)避貿易壁壘,借助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零關稅”的契機,預備將部分生產線往東南亞轉移,這對以后規(guī)避貿易摩擦將會起到很大幫助,印尼、柬埔寨等有一定制鞋基礎的國家都是鞋企投資的意向地方。不過,對于鞋企本身來說,到東盟投資設廠也會存在一定風險。雖然東盟當地勞動力成本比在中國低,但由于東盟制鞋配套遠不如中國,很多原材料需要從國內供給,生產效率比較慢,工人純熟程度不如中國,最主要還是對當地文化背景不認識,在經營管理上碰到很大困難。所以,鞋企去之前還是要慎重,一入東盟,就要按照當地的規(guī)矩出牌,多加調研才是上策。
隨著“零關稅”時代的到來,中國與東盟的鞋貿易將進一步加速,更有利一些中國鞋品牌打入東盟市場。東盟是一片有待闖蕩的藍海,鞋企應把握時機創(chuàng)造精彩。(文章來源:中國鞋網)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