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測評掂量擇業(yè)取向
個例:測評改變前程
“選錯職業(yè)猶如嫁錯人,是人才測評改變了我的命運。”
昨日,某IT公司的肖軍如是說。肖軍畢業(yè)于華中科大計算機專業(yè),畢業(yè)后就在這家IT公司的技術部從事軟件開發(fā)。在近3年中,肖軍很努力,但業(yè)績很一般。為此,他信心大減。后經朋友推薦,今年3月,他來到某人才測評機構做了一次測評。
測評時的前30分鐘,測試師詢問了肖軍的工作現(xiàn)狀、專業(yè)、自身評價,以及理想的職業(yè)傾向等問題。之后70分鐘,他在電腦上做了500道測試題。一份長達20頁的《發(fā)展?jié)撃芘c最佳專業(yè)分析報告》為他提供了“最佳十大專業(yè)排序表”。結果表明,他在“操作性”和“社會性”兩方面能力最強。測評師認為他更適合做“公共事業(yè)管理”。
原來,肖軍性格外向,溝通能力很強,在從事技術性工作時,感到枯燥測評后,肖軍與老總進行了溝通,一周后,老總同意將他調到市場推廣部工作。果然,在近3個月的時間里,專業(yè)知識加上極強的推廣溝通能力,令他業(yè)績快速上升。
爭議:有人心存疑慮
據了解,人才測評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在廣州、深圳、北京等城市推廣,近年在武漢頗受白領人士青睞。許多人將它作為完善自我,求職易職的依據,但也有人對此心存疑慮。
一位有關人士認為,人才測評只能起輔助作用,單憑一紙測評結果改變命運,似乎不可能,測評結果可以作為職業(yè)取向的參考,但不能盲從。
武漢仕邦人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理羅必良說,部分人對人才測評依然持觀望態(tài)度是可以理解的。他特別提醒說,被測評人必須以誠實的態(tài)度、按當時真實的心理狀態(tài)回答每一個測評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測評的準確率。
- 上一篇:你是不是沖動血拼王?
- 下一篇:測試:你的溝通情商有多高?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