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體育品牌引爆瘋狂擴張的“炸彈”
【-行業(yè)新聞】、安踏、特步等一批上市體育用品企業(yè),2012年最新訂貨會數據、庫存積壓數、計劃新開店鋪等均處于近年來的最差水平。國產體育品牌是否將集體遭遇行業(yè)向下拐點,李寧公司會否拉開集體裁員序幕?
過剩庫存持續(xù)增加
春節(jié)剛過,李寧公司即宣布裁員,以降低人員成本,目前具體人數還未確定。根據李寧公司發(fā)布的業(yè)績預告,2011年集團收入預計較2010年下降6%-7%。
國內一家服裝咨詢公司首席顧問邵立剛對記者說,“李寧之所以裁員,說明公司開源出問題了,沒有辦法只能通過裁員節(jié)流。”
其實,陷入市場增長困局的不僅僅是體育大亨李寧,匹克、、361度、安踏等國內一批也都面臨著相似的困擾。
記者從營業(yè)額曾一度超越李寧的安踏了解到,成本上升和銷售渠道存貨積壓進一步加劇了國內體育用品零售市場的競爭,集團預期未來將面臨一定壓力。
另外,表示,2011年中國體育用品行業(yè)需求放緩,競爭日漸激烈,集團分銷渠道中的過剩庫存在最近數月內持續(xù)增加。匹克體育[2.17 5.34%]CEO許志華14日在接受路透電話專訪時稱,受店鋪數量削減和庫存積壓的影響,料公司業(yè)績將在未來1-2年內承壓,預計2012年前三季度訂單將較去年同期下降約25%。
361度也大吐苦水:“2011年11月-12月份的銷售急轉直下,第四季度的渠道存貨比率上升至4.2倍,新增門店速度也是有史以來最慢。”
“盈利將以漲價為主”
從國產的擴展軌跡可以發(fā)現,無外乎是借助了北京奧運會的東風以及一股赴港上市熱潮,充足的資本對于企業(yè)而言更是如虎添翼。
據東興證券服飾行業(yè)分析師譚可跟蹤統(tǒng)計分析,2007年-2009年集中上市的本土運動品牌企業(yè)新增門店數合計達到近2萬家,2009年末終端數量較2006年末增長了近2倍。
然而,瘋狂擴張的背后,暴露出來的卻是規(guī)模增速下滑、市場集中度偏高、存貨高企等種種問題。
“上市公司擁有一定的現金儲備和通暢的融資渠道,尚且如此小心翼翼,料想那些二三線非上市企業(yè)的日子會更加不好過。”品牌推廣研究機構“關鍵體育”總裁張慶說。
品牌戰(zhàn)略專家李光斗則表示,“目前本土品牌面臨的困境是‘前有強敵,后有追兵’,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情況下,本土品牌在北京奧運會之后并沒有很好地成長起來。”
除了上述已表現出來的“癥狀”,譚可預計國產運動品牌未來將繼續(xù)“漲價”。一方面是不可避免的成本因素,另一方面則是企業(yè)原先靠拓展渠道的單純外延方式逐步被“開店+提價”所取代,盈利驅動模式也將由原先的“量價齊增”轉變?yōu)橐?ldquo;漲價”為主。
瘋狂擴張后“炸彈”引爆
業(yè)內認為,體育品牌企業(yè)不僅面臨同行業(yè)的同質化競爭壓力,同時還受到休閑行業(yè)的市場擠壓。一方面,大量低價多款且具有快速補單和調貨能力的本土休閑品牌遍地開花,另一方面ZARA、優(yōu)衣庫等洋品牌的推陳出新,都對本土體育用品行業(yè)構成壓力。
“李寧公司宣布開始裁員,只是第一塊多米諾骨牌,其他體育品牌的裁員序幕或將就此拉開。”邵立剛對記者說,2012年必然是國內運動品牌非常困難的一年,自2008年開始,體育品牌瘋狂擴張市場所埋下的“炸彈”將一個個引爆,體育品牌的倒春寒已來臨,就看誰能挨得過去了。
業(yè)內普遍認為,瘋狂擴張后的本土運動品牌目前面臨一個新的輪回。高溢價的洋品牌耐克、兩大巨頭牢牢控制著國內運動品牌的高端市場,本土品牌如何應對運動品牌“洋消費”的傾向,在白熱化的競爭格局中突圍是企業(yè)要思考的命題。(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