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品牌鞋服企業(yè)大店模式的利與弊
【中國鞋網-】2012年2月,位于上海繁華商圈南京西路的耐克旗艦店因不堪租金上漲關張。不久前,美特斯•邦威旗下品牌Me &City在上;春B访娣e超過2000平方米的旗艦店關閉。一時間,鞋服業(yè)內對于曾經熱衷的大店模式的探討甚喧塵上。
大店風潮
“大店是目前最優(yōu)的渠道模式。大店迎合了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人們對鞋服產品消費已經不是更多體現在物質需求上,而是在精神上,滿足這些精神需求就必須要有一定的空間和氣派。”一業(yè)內人士曾經表示。
2005年,美特斯•邦威已涉水“大店”,在杭州開出了首家5000平方米的大店,2007年底,又在上海的南京西路開出10000平方米左右的大店。2011年5月23日,安踏北京首體旗艦店開業(yè),占地1083平方米,著力打造“安踏運動城”。“首體旗艦店對安踏產品銷售和品牌內涵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品牌總裁鄭捷表示。
大店不僅可以積聚人氣,提升品牌整體形象,而且可以在潛在代理商、經銷商客戶心中樹立形象,從而促進市場拓展,吸引更多的加盟商。此外,大店對當地市場和競爭對手有一種威懾力量,在推動品牌在當地市場的銷售上,也會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風潮所及,不少童裝也悄然興起“大店模式”,斆赚斂ㄒ言诎不铡⒑幽祥_出面積超500平方米的旗艦店,小玩皮總經理黃良生也透露,未來將在泉州萬達廣場開一家400平方米以上的旗艦店。
但是,大店真有那么好嗎?
大店慎行?
是否開大店,以何種方式來開大店,取決于不同品牌所處發(fā)展階段的實際情況。畢竟,任何一種模式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中國著名時尚產業(yè)經濟研究專家李凱洛認為,大店的弊端在于產品開發(fā)成本很高。國際奢侈品牌的大店可以只講品牌文化,而國內品牌一定要產品齊全,要準備大量的款式。而產品管理、庫存管理、貨品周轉率、零售技術管理等各個方面復雜多變,協調不好就有大量庫存積壓。最關鍵的是,大店開設在黃金地段,商鋪的高成本造成坪效偏低。
當然,除去租金等方面的考驗,大店還在其他方面對品牌有更高的要求,比如管理。相比普通店鋪,大店的管理系統更為復雜,其店鋪的運營體系、人員的目標管理和激勵體系、貨品的數據分析體系、服務的推動體系都不同于一般店鋪。
此外,大店對產品的數量、主題、系列等方面也不同于普通店鋪。如果一個店鋪面積達到了幾千平方米,品牌如何突出其主題,如何展現系列性,能否有足夠豐富的產品,這些不僅在店面上對品牌提出了一定要求,而且對產品開發(fā)的挑戰(zhàn)不小。說到底,大店考驗的是品牌的綜合營運能力。
中國服裝協會產業(yè)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陳國強也表示,大店的運作并不簡單,大店的背后是涉及包括產品供應、物流、金融等在內的產業(yè)鏈問題。如果一個品牌的產業(yè)鏈架構沒有建好,開出的大店必然支撐不了。
大店的出現本是市場競爭的結果,無論是美邦關店,還是關店,其實反映出的并不是大店模式自身的優(yōu)劣。模式并沒有好壞之分,關鍵在于品牌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適合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
正如業(yè)內專家所言:“開大店雖然能展現品牌氣勢,但卻會相應增加運營風險。前期投入了較多的租金等成本,后期如果經營出現問題,想收回都來不及了。開大店并不是品牌唯一的發(fā)展模式,把自己的特色做出來,也許會比一味要求開大店來得有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如今的大店如果仍停留在通過視覺沖擊去吸引消費者的層面上,不免進入到一個死胡同。如何提高大店的單店盈利能力、優(yōu)化服務、進行精細化管理,才是品牌應該琢磨之道。畢竟,花了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卻不能帶來一定的收益,怎么說都是一件讓人糾結和遺憾的事情。(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
![](http://www.adjpcorporation.com/upload/201403/25/12.jpg)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