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2月是一年中最令人期待的銷售旺季之一,此時換季購物需求大,淡季之后消費者心理也有一個釋放的過程,抓住這個黃金時間,門店下半年的盈利就有了一個良好的開頭。
這里,我們總結了門店運營管理的一些關鍵性技巧,它們會讓店鋪變得更“聰明”,讓消費者的購買變得更加“順理成章”。
1吸引顧客進店
櫥窗和門頭區(qū)域就是店鋪展示的封面,是顧客路過店鋪時最先看到的地方,這兩者共同起到吸引顧客進店的效果。櫥窗陳列中有一個“七秒定律”——如果顧客經(jīng)過門店時,不能在7秒內(nèi)被吸引,產(chǎn)生進店欲望,那么陳列就是失敗的。
我們做櫥窗展示,必須同時追求兩個目標:營造視覺沖擊力,傳達門店信息。前者負責吸引顧客注意力,后者告訴顧客我們在賣什么,二者結合,給顧客一個足夠強大的進店理由。
許多鞋店是沒有櫥窗的,這時門頭商品陳列就很重要。在門頭陳列的商品,要以低價、暢銷的款式來吸引人流,并適當?shù)脑O置VP點,利用海報和特色陳列等方式來加強吸引力。切忌在門頭擺放價格太高的商品,以免顧客因價高而不愿進店。
對門頭陳列商品的顏色也要有所選擇,色彩在成交中占據(jù)67%的比重,鮮艷的商品更容易抓住顧客的眼球。門頭區(qū)域的燈光一定要比店外走道和店內(nèi)的更亮,既能起到聚焦作用,又能引導客戶往明亮處行走,走進店鋪。
2商品銷售策略
眼下正是銷售秋季新品的黃金時間,店鋪應將新品陳列在店鋪入口和最容易被顧客看到的地方,新品要占據(jù)店內(nèi)2/3的區(qū)域進行陳列展示,建議為主推商品設置輔助銷售的水晶立牌或POP廣告牌,像顧客傳遞新品信息。
店內(nèi)促銷商品,可根據(jù)價格或款式分類,用大量堆積的方式陳列,改變將促銷品放置在不起眼的角落的形式,給顧客帶來新鮮感,吸引人流,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顧客對品牌的好感度。
分析店內(nèi)銷量排名前10的商品(不是銷售額),統(tǒng)計他們的售價和利潤,如果賣得好又不賺錢,那就意味著需要漲價,如果賣得好又賺錢,那就培訓導購員,進一步把這些產(chǎn)品做成特推款。
通常店內(nèi)賣得最多的產(chǎn)品利潤空間都不大,因為賣得好的一般價格都不高,所以這種情況需要制定出合適的促銷政策,將賣得好的產(chǎn)品和賣得貴、利潤大的產(chǎn)品進行綁定,做成套餐的形式推薦給消費者。
3幫助消費者做決定
調(diào)整店鋪的動線設計,可以引導消費者去關注我們主推的商品。大型店鋪可以把主路線設置為井字形或環(huán)形,小型店鋪常把路線設置為L型或反Y型。在店鋪中最能吸引顧客注意的地方,配置合適的商品促進銷售。
新品上市時,先將消費人群鎖定,是大約在什么年齡到什么年齡之間,喜歡的風格是怎樣的,再挑選出符合當季潮流的商品, 將它從櫥窗-VP-PP-IP不斷的進行延伸出現(xiàn)。替顧客做選擇,不斷的重復暗示顧客,這類新品是他最好的選擇。
導購為顧客推薦時,盡量不要一次推薦超過三個款式,因為選擇過多,會增加顧客的決策成本,顧客覺得選擇困哪,最后很可能干脆不做決定,放棄購買。顧客進店,面對大量的商品反而容易陷入選擇困難,不如商家提供精選商品,顧客再從中選擇更適合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