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財務管理】一說到收款,不要說供貨商,連鞋說網的筆者都覺得難。這年頭,不只是鞋行業(yè),哪個行業(yè)沒拖欠貨款的現象?又有哪個公司沒有壞賬?收款難年年如是,而年關將至的現在,這個問題則更敏感,更突出,更急于解決。
這時,一些以加盟方式經營的鞋企則更加頭痛。因為他們的加盟商都是零門檻加盟的。有的不但讓加盟商是賣貨后再付貨款,甚至連貨架,鋪租都由鞋企承擔。這樣,雖然得到了快速擴張終端的效果,但也無不為企業(yè)帶來巨大的資金風險。鞋企這種圈地式占領市場,盲目擴張的手法,很多時候并未得到希望的結果,例如,內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兒童消費品企業(yè)博士蛙就曾因為應收賬款快速增加,最后導致停牌。
另外,在占領市場后,鞋企的終端管理能力卻跟不上。原因就是沒引入信息化管理。加盟商那里賣了多少貨,還有多少貨,有什么貨,很多鞋企都是糊糊涂涂的。數量都不模糊,貨款就更加不清楚了。這樣也無法跟進市場動態(tài),及時調整設計生產和營銷策略。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某些鞋企的貨款管理辦法。例如訂貨時就需交一定數量的訂金,在發(fā)貨的時候,再按照發(fā)貨進度,每次扣除相應的訂金,并補齊剩余的貨款,堅持現款現貨。而且這些鞋企也會很小心地篩選貸貨的對象。這些有效的管理辦法都值得鞋同行借鑒。(中國鞋網-最權威最專業(yè)的鞋業(yè)資訊中心,來源:鞋說/筆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