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如何安全度過"青春期"
一般的企業(yè),在成立12年的時候,會進入青春期,在內部管理上凸現變革需求。用管理語言描述,12歲的企業(yè),常發(fā)生內部巨變,如價值觀的明確、人力資源體系調整、流程的梳理、市場聚焦。12歲,是人開是叛逆,獨立闖蕩的時段。大多數企業(yè)在12歲最有,開始接受企業(yè)咨詢。12歲,也是中國移動的關鍵年齡,作為移動的員工,你做好了應對準備嗎?
中國移動成立時間正好在這一時代。中國移動也抓住了市場機遇,成長迅速。甚至是快速裂變的環(huán)境,催熟了中國移動。她正以指數速度,成為一個非常集權的政府化企業(yè)機構。中國移動發(fā)生的變化有以下三點,迫使移動的員工做出應變。
文化的尋根。中國移動長大了,開始思考“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人生哲學問題。2006年以前的中國移動,由于家庭富裕,吃了太多麥當勞,喝了太多的可口可樂,變得很洋氣。但外表闊綽,身體虛弱。其廣告外衣,都呈現濃郁的西方風味。進入青春期的移動,突然頓悟了,自己是中國人,需要中國式營養(yǎng),開始尊重老人,聽得進意見。中國移動調整企業(yè)文化,以“后生蒸魚”作為核心價值觀,恰逢我對傳統(tǒng)文字開始感興趣的時候。我于是判斷,移動開始進入人生思考期,她懂得閱讀歷史了,她開始真的以社會責任為己任了。隨著思考的成熟,產品聚焦,市場也進入調整,價格的下調,服務的提升,都表明移動在向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尋根。
中國移動想成為中國自己的企業(yè)的意圖更加明顯,那么,員工如何調整?很顯然,我們必須重拾國學,開始學習四書五經。我們把自己的上司、同事、顧客、供應商作為具有中國情感、中國思維的對象看待,并以中國人的方式對待他們。
中國人的地方,強調政治,移動成長到現在,明顯地從技術領先演化為高度集權,而各分公司分權獨立,難以形成合力。外包是一個明顯的趨勢,從技術、市場服務、管理三個方面,中國移動走了一條奇特的外包之路。既然是外包,對員工的關系、忠誠素質要求甚高,對才能的要求此之。移動成為強調做人的機構,對政治技巧相當強調。能不說話就不說話,夾著尾巴做人,老老實實做事。移動各分公司之間交流很少,甚至地市公司的交流都很少。有一次我給混合班做課程,發(fā)現地區(qū)公司的經理之間,交流甚少,不象一家人。家庭太大了,合力難以形成。
集權的基礎,是制度的完善。中國移動通過流程的調整,希望不再依賴個人,而靠優(yōu)化體制生存發(fā)展。這樣一來,任何人都是可以被替代的,個人對企業(yè)的談判能力越來越弱。職業(yè)經理人群體在移動將很大批量產出,從心態(tài)到行為的職業(yè)化,將成為了中國企業(yè)的黃埔軍!豢赡苡玫竭@么多,富余的人將分流到其他更多的行業(yè)。以后,我們將聽到更多的人說“我在移動的時候……”。
2008年前后,中國移動將實行同工同酬,磨合期,將給內部關系帶來高成本的投入。當時被中國電信拋棄的元老,有可能又感受一次被拋棄的滋味。人的命運總是會重復一樣的故事,誰能想象,十年后,歷史又重新演變呢?不同的是,第一次的離家出走,由于年齡和機遇,帶來了移動元老的財富增長。這一次的離開,可能只有失落和憤怒。
新的管理問題凸現。就我所感受,在內部、外部的巨變下,有三大問題困惑中國移動的新老成員,分別是學習與轉化、做事與做人的競爭意識、內部激勵。上層的苦心投入培訓,加上績效的巨大壓力,讓大家難以吸收與轉化。競爭從來沒有停止,讓我如何能夠在沖刺型長跑中保持領先?市場暴富性增長,讓大部分移動人員激情已經耗盡,臉上失去了笑容,身體失去了應激能力。如果我是移動的一員,我將對自己如下改造,以適應環(huán)境巨變。
以做人為長線目標,以做事為短線突破。增強自我的職業(yè)安全感,就是以擅長做事為基礎。在學習過程中,尤其注意內部學習,積極學習移動的流程和人際技巧,為將來做準備,不變應萬變。學習與實踐之間永遠有缺口,需要移動人自己去填充。
接受現實,不要抱怨和等待。我就是在企業(yè)工作,不管她是移動還是什么,我就是職業(yè)人。尊重自我的價值,也尊重崗位的神圣,給自己樹立不同目標,保持積極的斗志。
研究移動越來越多,我發(fā)現,我不但把她當作事業(yè)伙伴,而是有情感投入的。移動成為了很多講師的事業(yè)情人了,青春期的情人,多么美好的時光。
- 上一篇:從可口可樂學訂單組織貨源的常用技巧
- 下一篇:職場風范:讓競爭對手成為朋友
- 奧康舒適無定式,陳偉霆推薦的雙11好物清單來了
- 城市守護計劃:奧康,用溫暖點亮城市之光
- 奧康步步為盈,陳偉霆化身都市行者
- 奧康國際:堅守匠心追求“匠新” 3.0系列拿捏多種穿著場景
- CELINE 推出 Huntington 運動鞋
- 被N多明星種草的意爾康板鞋,看看你和誰撞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