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網-經營管理】上世紀80年代至今,中國的私營經銷商在經營規(guī)模和實力方面有了長足進展。但是,實力的增長和能力的增長卻不是同步的,經銷商與廠商的關系更加撲朔迷離。
能力下降 因何而起
越來越多的廠家開始抱怨經銷商的能力不足,很多市場問題搞不定,或者要花費很大的成本才能搞定。廠商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困難,雙方的后臺系統(tǒng)也很難有效對接起來,除了廠家認為經銷商的能力有所下降,經銷商也覺得自己的能力似乎是不如以前了,真不知道是自己不會做生意了,還是生意難做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局面?經銷商的能力為什么會下降?原因其實也不復雜,現在的外部環(huán)境變了,但經銷商自身的能力卻沒有相應地提升,還是停留在早期的水平,所以導致經銷商的能力相對下降。
追本朔源 知曉因果
那么,環(huán)境究竟發(fā)生了哪些變化?經銷商為什么不愿意提升自己?帶來的后果又在哪里?
中國的私營經銷商起源于20世紀80年代初,市場經濟剛剛起步,那是個勇氣經濟盛行的時代,在求大于供的市場環(huán)境下,做生意幾乎不需要太多的技巧。關鍵就是膽略,哪怕是微薄的本錢,照樣可以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
到了90年代,市場進入一個高度發(fā)展期,做生意的人多了起來,大家開始比實力、比規(guī)模,以此來吸引廠家以及下游客戶,在這個時期,誰有更強的資本,誰就擁有更多的機會,生意也就越容易做了,資本成為了推動經濟的主導力量。
進入21世紀后,知識經濟的力量逐漸顯現出來,受到信息革命的推動,知識的權利正在取代資本的權利成為主宰世界的新力量,權利不再產生于你擁有多少資產,而是產生于你擁有多少知識。
歐美發(fā)達國家正在從實體工業(yè)經濟向虛擬的知識經濟轉型,他們將物耗和能耗高的制造業(yè)轉移到發(fā)展中國家,同時通過法律手段加強全球知識產權保護,這使發(fā)達國家以更低的物耗和能耗,獲得了比發(fā)展中國家更大的收益。同時,自己的環(huán)境不受污染、資源不受破壞,發(fā)達國家已經從掠奪物質、能源轉向掠奪信息、知識資源。這就是當前世界的經濟變化格局。
![]() |
1 2 | ![]() |